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第130节

再说明白些,便是这位帝王在公然告知整个朝堂,海贸之事已有定论,没得商量。

殿试策问一题要求七百字, 穆空青有足够的篇幅发挥。

穆空青作为本届会元,他的卷子有十成十要被送至御前的。

所以在遣词造句上,也必须慎之又慎。

然而这一次,穆空青却没有再如会试时一般字斟句酌。

他面前不到十米就是那位最高掌权者。

此时他只要有半分犹豫,便只会叫人觉得他畏缩,而非谨慎。

穆空青将所有需要避讳的内容在心中过了一遍,反复提点。

而后提起笔来,几乎是一气呵成,完成了一篇初稿。

永嘉书院的季考素来都是只给一张答卷,要求学生落笔无悔。

穆空青既然能连夺那许多次季考的前十,那么他自然有无需反复修改便能作出好文的本事。

初稿完成后,穆空青从头到尾浏览了两边,只粗略改了言语不够精简的几处,而后便毫不犹豫地开始誊抄。

而此时,甚至还有考生仍在沉思,尚未动笔。

穆空青的动作引来了不少人的注意。

其他人的注视并没有给穆空青带来什么影响。

真正让穆空青感到压力的,是龙椅上的那位。

这位执掌大权近半个世纪的年迈帝王,此刻的目光正从殿内三百余人的身上略过,最终停在了为首的穆空青身上。

穆空青笔下一顿,及时抬起笔尖,从容地蘸了蘸墨汁。

何谓如有实质的目光,穆空青如今是切实感觉到了。

一篇七百字的策论,穆空青在行文流畅的情况下,也用了一个多时辰,方才将成稿誊抄到答卷上。

穆空青停下笔,顶着永兴帝的压力,硬是不慌不忙地将答卷从头到尾浏览了一遍,这才对候在一旁的内侍点头示意交卷。

穆空青交卷的动静不算大,但也不小。

若是那一心答题的考生可能注意不到。

但若是原本就心绪纷杂的考生,再一见本届会元竟已经答完了,自然更觉慌乱。

穆空青交卷之后便没了旁的动作,只安静地坐在原位上,连目光都不曾移动。

倒叫一心觉得穆空青交卷交得太早,认定其恃才傲物的几位老大人们摸不准了。

瞧这模样,倒也不是个耐不住性子的啊?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