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第102节

若非今日王启敬主动提及此事,穆空青都快忘了还有这一遭了。

“王兄此番回清江府,可也是为了乡试?”穆空青好奇道。

他若是没记错的话,当年他离开清江府时,王启敬还在乙班呢。

王启敬的话语中带着感慨:“当年托贤弟的福,我才能沉下心来专心学问,一举过了院试。”

也不知是穆空青在永嘉书院见得多了,还是自己的学问精进了的缘故,他现在再去看清江府院试,只觉得都是考验基本功的东西。

不过能在短短几年内,从甲班都够不上的水准到直接过了院试,可见王启敬中间下了多大的功夫。

与王启敬同行的,还有他在书院的几位同窗。

因着都是清江府人,所以几人都还挺聊得来。

熟悉之后,众人又开始交换起随身携带的书籍。

杨思典表明自己的注释本不大方便外借,就未曾参与进去。

这倒是叫穆空青更加好奇,这注释究竟是何人所作。

毕竟当初穆空青询问他可否换书时,杨思典还曾说过,将这书借予他,其实也并非全是因着他们俩的交情。

只是穆空青在继续问下去时,杨思典却只说此事他也不好开口,旁的就什么都不肯说了。

船到清江码头时,甚至还不到午时。

去府城官署报了名后,穆空青算了一下时间,便同几人告别。

若是这会儿他能抓紧时间赶路,说不准还能在宵禁前赶到清水镇。

其他人有要在府城中暂住一晚的,便结伴而行。

有同穆空青一样的,便也各自离去。

杨思典家就在府城,自然无法与穆空青同行。

而王启敬根本不会骑马,此行就预备直接在府城住下。

最后便只余穆空青一个人,顶着烈日在官道上赶路。

好在这马儿不晕船,即便是在船上待了半个月,下来吃些新鲜草料,也能立时精神抖擞,载着穆空青一路飞驰。

赶路时的风吹走了不少暑气,即便是在八月里也不至于叫人觉得难熬。

穆空青赶到清水镇时,天色已经见暗,城门也即将关闭。

好在他运气不错,将将卡着点进了镇。

穆空青给家中递了信,家里只知晓他会回清江府参加乡试,却不知晓穆空青具体何时能到。

所以当孙氏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