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81章岂有此理?

“南越王啊您决定何时返回南越国呢?”

“咳咳,臣年迈,这来回的路实在太遥远,怕是不能回去啊。”

赵佗解释着原因,一把撕开了手里的羊肉,直接塞进了嘴里,开始咀嚼了起来。

刘长沉默了片刻。

刘长还是就是他们的同窗所书写的。

这些人自然是名望高涨,一跃成为了同龄人里的翘楚。

当然,包括那些文人,他们也是一样,在作品成为天下观摩的对象之后,他们猛地醒悟。

郅都将他们抓走,这不是要害他们,这是在帮他们啊,这东西可以全天下都可以看到的这是多好的扬名手段啊,写了来描述郅都的贤德。

这位原本历史上臭名昭著的酷吏,只是因为这个职务,顿时很受文士们的欢迎,而对他冷漠的态度,文士们更加的激动,冷漠好啊,不为外物所动,这样大家的机会都是公平的,不会有人能贿赂他,让自己被任用。

郅都在文士里的名望高涨,而通文府也是如此,每天大门前都会聚集一大批的文士,询问是否需要他们效力的。

对于他们的这些行为,郅都心里也明白,不能每次都让自己来拟定题目,于是乎,他就下令,允许这些文人们自由投稿,写什么都可以,若是写的好,就可以发布,至于政策什么的,等到举办下一期邸报的时候再说,这些文章,可以作为附加的,在下一次的邸抱里占格子。

这让通文府顿时火热,不只是那些有名的文士,就是一些大臣勋贵,也有些手痒,写了文章令人送过来,同时,天下各地的文士们都朝着长安的方向蜂拥而来。

在作者本身的影响之外,作品的影响也缓缓酝酿,很多人都从邸报里了解了跟他们所想的不同的庙堂政策,大汉这些年里的战功,诸多政策,都让他们恍然大悟,在原先,庙堂要做的这些事情,除却官吏们之外,很少有人能知道。

如今,他们总算是知道庙堂准备做什么了,天下都沉浸在这种新鲜感之中,因为吕后废除了腹议罪,故而他们也敢拿着邸报来谈论国家大事,一时间,长安各地都是在谈论大汉这些年里的成就与各项政策。

而对这样的局面,并非是所有人都很赞同的。

不少大臣就上奏,希望陛下能恢复腹议罪,他们认为,天下人如此放肆的谈论庙堂大事,是非常危险的行为,容易出事。

刘长都没有想到,这些人里反对最激烈的,居然是刘敬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