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二百四一节功劳

这个时代的船只载重太小了。更重要的原因,还是因为楚国北地无粮。抚州虽然是文媛公主封地,却也需要苦心经营。在大旱面前,最为稳妥的物质储备就是粮食。高家和东方世家船队每次在蔡县码头停靠,船舱里都要装满粮食,然后在抚州卸下。否则,就算抚州新任知府是自己人,还是归元宗修士,也没有办法凭空变出粮食,养活聚集在那里的数万灾民。

这种在南北两地之间往来运粮、运人的活动,恐怕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。具体什么时候结束或者缓解,还是要看造船厂的产量,以及杨通水军的训练进度。

在抚州情况没有得到进一步改善,城防工事没有完成以前,杨天鸿并不打算暴露自己的实力。就算抚州防御坚固,若是没有储备足够的粮草,闹起纷争的最后结局,同样还是所有人从那里撤走,前往安州。

他自己也没有想到,顺明帝居然会在这个时候,给自己下了这样的一道诏令。说起来,顺明帝也算是廉明的君主,只是君王权力被朝臣挤占太多,才演变成了今天这样的局面。

对于刺史曹辉的说法,杨通还是觉得不太理解。他皱着眉头问:“在下无意质疑曹大人刚才的话。只是北方大旱,民情不稳。朝中大臣对此也心知肚明。若是这天下间乱起来,对他们自己也没有好处。难道说,朝中大臣连个道理也不明白吗?”

杨天鸿摇摇头,刚刚张开嘴,这边曹辉也同时说出话来。两个人异口同声,内容竟是一样的:“他们当然明白!”

杨天鸿和曹辉对视一眼,都看到了彼此脸上的苦笑。杨天鸿闭上了嘴,曹辉进一步解释:“百姓虽乱,局势却也在可控的范围。我大楚和平百年,除了北方戎狄和南方越蛮,大部分地方都是和平安定。这天下间的财富,越是到了荒年,积累起来速度就越快。杨通将军,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过荒年时候百姓被逼无奈,卖儿卖女的那种惨状。小孩子头上插根草标,一两银子就能买个活人。还有价钱更低的,两升谷子就能把人买回来。纵观大楚南北,对于奴隶,大户人家的需求从来就不嫌多。别的不说,光是每年祭祖的时候,活人祭祀就要杀掉一大批。富裕百姓人家,谁会卖掉自家儿女?北方灾民虽然多达百万,可是诸多豪强权贵分分,却也剩不下多少。就算是灾民活不下去抢劫州府,权贵朝臣们也就有了出动官军将其灭杀的借口。总之,北方大旱在朝臣看来不是什么难以解决的麻烦。他们只是想要从中得到更多好处。大旱,只是几年的事情,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。老天总会下雨,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