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6章 要命的账目

胡惟庸案前后延继十九年,在洪武二三年达到高潮,先后诛杀三万余人,其中公侯一级的就有二十二人。

当朱元璋有意无意间流露出对赵普的赏识时,刘三吾就意识到,权势熏天的淮西勋贵长不了了。

他挺身而出,充当朱元璋声讨胡惟庸、李善长的笔杆子,深受朱元璋喜爱,在宋濂死后,刘三吾成了文官之首。

三法司的主官詹徽、夏长文、赵廷兰也是他推荐的。

这几个人在胡惟庸李善长案中立下汗马功劳,成为朝廷新贵。

太子病重,有机会成为皇太孙的只有朱允炆和朱允熥。为了保住荣华富贵,更为了保住身家性命,文官们必须不遗余力地将朱允炆顶到皇太孙宝座上。

走进乾清宫东暖阁,刘三吾已经气喘吁吁了。

朱元璋命他坐,刘三吾谢了坐,说道:"老臣有些日子没见着陛下了,心里着实想念陛下,因此来看看,没吵着陛下吧?"

朱元璋没心情听他絮叨,直截了当问道:"你们来是为了什么事?"

刘三吾忙颤巍巍站起来,嗫嚅道:

"太子卧病这么久,臣等递到文华殿的奏疏久久得不到批复,六部、都察院、大理寺、通政司、地方三司,全都无所适从。"

"臣斗胆请陛下择一位皇孙,暂代太子爷批复奏折,等太子病癒了,就一切都好了。″

朱元璋:"你说说看,咱的哪一个皇孙能行?"

刘三吾道:"二皇孙聪明仁孝,素有德望,能当此重任。"

朱元璋:"咱的三孙也很不错。"

刘三吾以为自己听错了,十分诧异地道:"陛下说的是允熥殿下吗?"

朱元璋:"正是。从明天起,咱亲自到文华殿,带着允炆、允熥看奏折,等太子病好了,他们就能帮上忙了。"

刘三吾嘴巴张得大大的。

朱允熥最不喜欢读书,好好一个大本堂被他闹得乌烟瘴气的,写出来的文章不仅语句不通,还错字连篇,连最简单的算数都算不清。

这样的皇孙,怎么帮忙看奏疏?不添乱就不错了。

朱元璋一眼看透了刘三吾的心思,大声问道:"怎么,你是觉得咱的三孙不行吗?"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