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55章 九世之仇犹可报

洪武元年,朱元璋遣使四方,昭告各国蒙元已灭,大明已立。

次年,各国使臣纷至沓来,唯独派往日本的使臣音讯杳无。

朱元璋不知道的是,使者刚刚踏入日本,就被杀害了,诏书也被扔到了水里。

洪武二年,不知究竟的朱元璋又派使团出使日本。

当时主持日本政局的,是征西大将军怀良亲王,这厮看完诏书之后就大开杀戒,明朝使团当场尽数斩杀,只留下正使杨载,从使吴文华。

二人被关押三月之久,受尽羞辱,最后被驱逐出境。

随后,便有大批倭寇频繁劫掠明朝沿海。

朱元璋异常震怒,在浙江、福建沿海设置十几个卫所和千户所,派官兵五万多名驻守。

朱元璋先后派于显、朱寿、汤和、方鸣谦这些功臣宿将备倭海上。

但是一直到洪武二十七年,倭患都没有停歇过。

为了抵御倭寇,能想的办法朱元璋都想了。

他征召张士诚,方国珍旧部及沿海之民为兵,大造战船,加强水师建设,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赏罚制度,鼓励将士奋勇杀敌。

用力不可谓不勤,却无法根除倭患。。

无奈之下,他采取了最简单最粗暴的措施:迁界,禁海。

日本严重依赖海外贸易,朱元璋这一招给了日本沉重的打击,日本国内物价高涨,怨声载道。

但东南沿海的老百姓也因此遭了殃。

无数人生活无着,亡命海上,举兵反抗者有之,加入倭寇队伍者有之。

倭患越严重,海禁政策就越严厉;海禁政策越严厉,倭患就越严重,形成了一个解不开的死结。

到后来,朱元璋自己也搞不清了,这些倭寇究竟是明朝人,还是日本人。

洪武十九年,有人指控胡惟庸勾结日本。

朱元璋早已被倭寇搅得心烦意乱,又大开杀戒杀了一大批人,这是胡惟庸案的第二次高潮。

北面蒙古和东面日本就是两根搅屎棍,硬生生把明朝的国运搅没了。

在两面受敌的情况下,明朝根本上没有心思向南发展,从而错失了即将兴起的大航海时代的机遇。

朱元璋把日本列为不征之国。

在他的认知中,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,送给他都不要。

但是现在不同了,他的宝贝孙子告诉他,日本有一座银山,使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